{{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圖、文 / 董其樂
不同於全球大部分地區剛剛過半的都市化進程(urbanization),台灣早在上個世紀末就已經約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居住在都市之中。高速的城市化發展讓我們「逐群而聚」,享受著它帶給人們的便利。與此同時,都市作為一種有機的共同體,也如同人一樣經歷著生老病死。
新竹舊城區正在經歷著它的病痛期。在過去三四十年的時間裡,新竹的都市化建設由市中心向外圍鄉村蔓延擴張。空間生長的邏輯從原本的區位交通、自然環境、生產生活這類自然發展規律,轉向公共政策、土地開發等多方利益角逐。在現今都市發展的脈絡下,最初早已發展完備的中心城區,存在房屋老舊,公共設施不堪負荷,道路窄小等種種問題而逐漸落寞下來。
用數據參與並輔助都市設計(Data Augmented Design)是本文的重點。2016 年唐鳳出任 「數位政委」後,推動「開放政府」將一部分資訊和數據免費公開,同時建立數位化的公民意見傳遞管道,成為我們運用地理資訊系統(GIS)做疊圖分析衹與認空間的關鍵支持。在經過長時間的現場觀察之後,我們針對目前舊城區內人群移動、公共環境與交通運輸狀況等課題,結合政府開放資料與網路數據環境做進一步探索。
因為歷史發展的關係,新竹城的都市規劃先後經歷了清領時期十字狀和日治時期的棋盤格,讓如今的道路形成了一張錯節盤根的網。當時給跑馬車的街道寬度,也不足以符合現在的交通使用。我們試著先從公共運輸角度切入,疊合了 Ubike 的點位資料及其使用量和新竹市公車路綫圖。從中可以發現,在Ubike 服務半徑圈內,使用次數最多站點為火車站,其次是巨城購物中心。而舊城的核心區中山路南北兩側沒有提供腳踏車,公車也較少經過。可推測多數人抵達火車站後,多數有消費購物需求的人,便會向東側巨城購物中心及西側大遠百移動,而舊城核心區難以通過公共運輸服務到達。
新竹市都市擴張歷史
到達方式分析,道路亮度越高則公車班次經過越多。
那如果是自己騎機車或是自駕私家車前往,情況會是如何呢?我們找到了 104 年度交通事故發生點位資料並疊合了道路等級分佈情況:相較於其他區域,舊城區內易發生交通事故。其中,中正路是易發路段,也是多數驅車通行的主要道路。多數交通事故集中在交叉路口,比如東門圓環附近。這可能與道路過寬,多岔路口影響了車速與視距有關。交通事故易發也從側面提高了市民進入舊城區的安全成本,降低了出行意願。
交通事故點位熱力圖,顏色越深代表發生事故越頻繁。
除此之外,交通擁堵也是舊城區內的另一問題。請試想,當你終於克服了出行的恐懼,開車或者騎車去舊城區感受她獨有的歷史魅力,卻在半路上深陷塞車的泥潭。四下環繞著鳴笛與引擎聲,還有不間斷亂竄的行人,以及怎麼也找不到空位的停車場,這一切的體驗已經讓你興致全無。為了在地理區位上描述出這一系列感受,我們爬取了 google 的交通擁堵資料,將全天候最擁堵的路段篩選出來,並與停車場的區位資料進行了疊圖。
結果呈現如下圖,舊城區內分佈了非常多小型私有停車場。舊城區最熱鬧的城隍廟周邊,就有著六七個大大小小的停車場,我們推測交通擁堵程度也與停車區位有一定的相關性。因區內短街廓道路窄的特點,更多的停車場也意味著有多的車輛進出和回轉。這在尖峰時間段與主道上行人車輛交匯,引發交通混亂。
半徑 250 公尺視角下,擁堵路段與停車場分佈關係。
我們運用數據試圖在空間上指認出了不易發現的問題,也嘗試著發覺轉變舊城面貌的潛力與機會。對每一個深愛美食的新竹吃貨而言,舊城區是他們的天堂,這裡有鴨肉許、有貢丸湯,有他們記憶裡最愛的味道。不僅如此,舊城區便利的生活服務與豐富多元的休閒娛樂活動,吸引著年輕人的腳步。Google Map 上的店家資訊(POI)分佈與數量,就做了很好的說明。我們爬取了這些數據並整合了竹市府的開放資料,如「新竹市十大伴手禮」、「新竹非吃不可」等點位資料,做出一張生活便利圖(如下)。
舊城區生活機能分佈,同一顏色片區代表該種機能服務分佈密度較高。
新竹市兩三百年來的豐厚歷史與文化,讓行走在舊市區的人如同走在一處開放的博物館群之中。區內 120 公頃範圍內高密度分佈了 28 棟歷史建築和古蹟,也成為全臺灣之最。這些有價值的老屋和古建築集中分佈在北門和南門老街,以及中正臺夜市附近。她們有的是清代的街屋、日式的宿舍、60 年代的販厝,屹立在時空之中,訴說著屬於竹塹城的光陰故事。
上述種種問題,讓舊城區變成一個既難以到達,來了又出不去的交通黑洞,即便這裏有非吃不可的新竹美食,深厚故事的歷史古蹟、懷舊的歷史街區。從人本道路永續發展的角度上來看,人行空間的不連貫與不友善,再加上老舊建築維護整建成本高,所有權的權屬複雜等等,極大的限制了舊城區的發展。雖然街道的尺度是適宜步行,但騎樓空間大部分都被停放的汽機車和攤販及雜物占用,行人被迫與行車爭道。我們幾乎無法用行走的方式,好好體驗舊城區的迷人光景。因為你要隨時提防,呼嘯而過的車輛和前方擋道的機車。
城市是人類的居所。當我們在面對舊城區課題的同時,也在面對一個更廣闊的問題:什麽是一個美好的城市?今天我們的都市越來越處在「物聯網」的狀態之中。都市規劃也不僅僅是屬於專業者的事情,城市中「歷史、社會、空間」的關係不可割裂。如何在這之中找到舊城復興的契機,是一個需攜手共同面對的問題。
有價值老屋與古蹟古建分佈疊圖
對於研究新竹這樣的非一級城市(Secondary City)來說,小體量城市的統計數據存在著樣本總量少,缺乏整合、精度不高、更新週期久等種種限制,用數據回應城市的時空性議題就遲遲難以展開。誠然,數據作為一種理性工具有它巨大的價值,但作為方法論依然有實踐上的局限。地方的真實性常常迷失在繁複冗長的數據集和各執立場的斷章之中。因而需要不斷追問,當今天我們在談舊城保存與更新的時候,我們在保存什麼?當舊城生活被現代化進程排除在發展之外,無可挽回地走向凋敝,我們想要實現的又是什麼?
在與舊城區的研究團體和學者交流多了以後,我開始意識到,也許并非客觀才是公正,主觀性的感受更能代表真實。舊城區的保存與再生的主體首先是市民,客觀的數據研究衹是第一步。在走訪了十幾位當地店家和居民之後,我們收集了這些能夠代表民眾參與和生活經驗的“小數據”,補足城市大數據在設計方法應用上的局限。
雖然是隨機的街訪,但市民們參與討論的熱情絲毫不減。為了能快速了解大家的看法,我們將市民們對空間的感受簡單直觀的分為喜歡和不喜歡,並在地理空間上反應出意見和信息(如右圖)。我們發現,大家普遍對於區內的公共空間(迎曦門、護城河等)比較喜愛,而不喜歡的地方主要存在著交通混亂,行走不便等問題。
數據化的居民參與和感知
無論是客觀理性的「大數據」,還是有溫度有感情的「小數據」,都反應了城市空間中的種種環境問題。在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支持下,新竹市政府先後提出「大車站平台計畫」與「步行城市計畫」旨在提高大眾運輸服務,縫合前後站,並以護城河藍帶為核心串聯起一系列公共綠地系統,建制良好的步行環境。我們也在東門市場成功復興的案例中看到,共享經濟和網路時代的全面來臨,帶來了給舊城轉型的新契機。我們以此為行動目標,提出舊城實現「步行體驗,共享新城」的實驗構想。用有機、軟性的更新方式,將城市活力擴散開來,翻轉舊城區發展,成為帶動新竹市走向美好城市的動力引擎。
城市本身就是一個共用的容器。城市中的社會關係,生產和消費,也正是城市對商品、資訊、人、關係的聚集,催生了共用經濟的繁榮和生長(陳立群,天樂,2017)。從 Airbnb、Uber,到共享單車、共享辦公空間。這種「共同使用而不占有」的模式,成為了都市更新中的媒介和催化劑,城市空間優化利用、使用權切分讓渡、去中心化組織實現,將會改善舊城區的運轉機制。
本次策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步運用合理的容積轉移獎勵作為誘因,將營利性質和造成嚴重路面擁堵的停車場篩選出來,置換到舊城區外圍建立的立體停車場,緩解部分因道路窄小,過多停車出入口交通打結的擁堵問題。區位為閑置的私人停車場,可以通過共享停車的平臺(如Uspace),將閑置的停車位開放出來。同時增加區內 Ubike 單車點位,逐步減少私家車進入舊城區內。而後,這些置換后原本的停車空間將與古蹟古建一起,成為了舊城裡公共空間的新亮點。
空間置換策略,標記出模擬置換的地點,藍色代表外圍新增停車空間。
第二階段,點狀分佈在舊城區為的公共空間已經被激活,這時候需要建立完善的行人徒步及自行車騎行空間,綫狀串聯這些活力點。我們將舊城區為的道路分成五個等級,每一個級道路都進行人行設施的優化,同時設計分時共享的區域,逐步將路權還給行人的同時,調動街道空間使用的多樣性,提升街道的活力。
依據道路寬度和類型分出五種等級
最後,讓越來越多年輕人回流,他們帶著愛玩敢玩的天性,在這場復興計畫中扮演了創意發揮的「創客」角色。他們或許是設計工作者和藝術工作者,著迷于老屋古樸的氣質,又對生活的便利性和區位交通可達性,有比較高的需求。舊城區依托清大交大和科學園區,有足夠多的創意工作者有這樣的空間需求。當他們回來時,舊屋閑置和老人照護的問題,會在共享辦公、銀青共居的新空間形態下蛻變。除此之外,我們希望能建立一個共享的平臺,通過網路的方式,隨時上報自家老屋的維修修整狀況,以便向政府或者基金會申請幫助。屋主也可以利用這個平台隨時向公衆發佈老屋閑置時間,可以讓大家分時段共享老屋空間,達到空間有效利用。
舊城要再生,不應只是在物質環境上的做改變,更需要關心的是城市空間如何回應到市民生活。因而我們需要用大數據發現城市中的問題,但更需要每一位新竹市民積極參與和發聲,共創一個彼此溝通的平台和一套行之有效的運行機制,讓執政者、專業者、資本家、居民可以多方協調,彼此建立信任關係。以回歸市民居住在城市,參與城市生活,平等使用和塑造城市的權利。唯有合作,才是城市長遠利益的開始。
建立空間資訊分享平台
本文截取更改自董其樂、許庭源 2018 年的畢業設計《掩幕行動 – 新竹舊城的共享新城實驗計畫》。本文所有分析與資料呈現截止至 2018 年 4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