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這是林生祥老師的《我庄》專輯同名歌曲,由鍾永豐寫詞、林生祥寫曲,描述著田園生活的生活樣貌。「滾滾沓沓」說的是客家粿的圓滾厚實,在這首歌裡也形容田庄生活的怡然自得。客家人會依歲慶時節時製作各類的粄,新丁粄就是其中之一。客家諺語說:「一塊粄,抵三碗飯」,在物質缺乏的農業時代,容易攜帶的粄是客庄勞動人口的最佳點心,也是共同回憶;客家族群順應節氣物產,利用在來米、蓬萊米、糯米,搭配各式各樣的內餡,在不同的節慶做出不同的粄。多樣而豐富的米食文化,不僅帶來令人食指大動的各式小點,也為許許多多藝術家帶來無窮靈感。
在「天穿日」裡,客家族群也發展出吃「五色粄」的文化。女媧娘娘補天時所用的「五色石」,五色來自道家世界觀裡的「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種地球形成的元素,對應顏色分別為白色、綠色、黑色、紅色、黃色。先民發揮巧思,加入各式食材,製作不同顏色的「粄」,白的是白湯圓或白色菜頭粄;紅的是填入紅豆餡的紅龜粄或炸紅豆年糕;綠的是艾草粄;黃的是粢粑;黑的是五色粄可以是偏紫色的芋頭粄等。隨時間演進,各地區也依照不同物產而有相異的配方,顏色也不一定必須遵守五行,甚至因為養生概念興起,也有南瓜、芝麻、抹茶等配方。
民國九十九年,行政院客委會將農曆正月二十日「天穿日」訂為「全國客家日」,因此標誌出鮮明的客家意識。不過,根據歷史上的記載,各族群、各朝代都有紀念女媧補天的相關習俗,東晉王嘉的《拾遺記》首先提到「天穿日」,寫著:「江東俗稱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以紅縷線煎餅置屋上,曰補天穿。相傳女媧氏以是日補天故也」。明代楊慎《詞品》也提及:「宋以前,正月二十三日為天穿日,言女媧氏以是日補天,俗以煎餅置屋上,名曰補天穿,今其俗廢久矣」。由此可知,「天穿日」的傳統在中國文化裡,從東晉便有,宋代最為興盛,隨時間演變,討論度才漸漸減低。先民移墾時,也將這樣的傳統帶到台灣。
不管如何,「天穿日」這天,不僅讓現代許多與傳統文化脫節的新一代從各式美味的特色米食,與深具文化意義的活動,重新認識自身的歷史與文化,也提醒人們好好休養生息,更蘊含著勿過度開發、資源永續的意義。
文/吳君薇 繪圖/劉耘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