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婷尹.攝影/陳俊豪.插畫/羅湛
在地人心裡總有屬於自己的美食地圖,繼上一站吃過「綿綿鬆鬆」的花生湯以後,下一站即將抵達南寮傳承三代的老字號冰菓店,以及北門大街上的老牌四果湯。不論冷熱天,想解饞的時候,來一碗甜湯最對味!
食冰?食豆花?──富美冰菓室
每回騎機車往南寮的路上,往往要用盡全力抵抗強風,甚少仔細觀察靠近縣道122起始端的店家。這次為了找尋在地人心中的甜湯,焦點終於回歸街道的兩旁,來到了位在富美宮一帶的老字號冰店──富美冰菓室。
甜蜜的記憶,老冰店存在的意義
「冰店已經很久了,如果就這樣斷掉的話我覺得很可惜。」富美冰菓室第三代老闆張英鈺這麼說。土木工程背景的她原本在台北上班,辭職後回到家裡幫忙一年左右的時間,後來到國外待產生子,2016年決定舉家返台,和西班牙籍的丈夫風卡薩Pol Font Casas一起接手家業。
民國44年開業的富美冰菓室,最早是由英鈺的爺爺、奶奶打下基礎;但真要追溯起來,其實從她的曾祖父母那輩就開始賣冰了。一開始,店裡只供應冰品,直到第二代接手後才增加豆花、甜湯和飯、麵等鹹食。身為冰店長大的孩子,除了隨時有點心吃以外,有時也會成為家裡幹活的一分子。英鈺回憶小時候看到爸媽做綿綿冰十分辛苦,在機器不發達的年代,製冰可得要土法煉鋼。為了做出細緻的口感,他們會將糖水潑在大冰櫃的其中一面,結凍後再用鏟子刮下來就成了綿綿冰。而剉冰也很費工,必須手持冰鏟以人力將四角大冰塊鑿成碎冰。雖然當時她和姊姊、弟弟是玩票居多,但想起自己也曾參與其中,不禁開心地用手比劃著。
因為愛吃甜食和冰淇淋,Pol開始自己動手做提拉米蘇和冰淇淋,有時候他也會帶著兒子去南寮漁港或富美宮擺攤。「我說我是富美的女婿,這裡的人都知道。」這讓他感到驕傲。同樣的,英鈺也認為讓這家店經營下去是一件很有價值的事,「以前看到很多阿公、阿嬤那輩帶著孫子來吃,然後孫子長大之後也回來光顧,就會覺得好欣慰喔!」採訪當天正好有一位離開新竹近四十年的客人上門,分享他小時候到店裡吃冰的回憶。這樣一次又一次的相遇,更讓英鈺和Pol堅定傳承冰店的決心。
富美冰菓室第三代老闆張英鈺和母親、丈夫Pol。(由右至左)
店內的菜單上可見不少冰品和甜湯。
富美冰菓室的鐵捲門上的噴漆圖案是由英鈺和Pol的友人協助設計繪製。剉冰機上有冰店的開業年分,還有店貓黑嚕嚕。( 照片提供/富美冰菓室)
一種口味,四種甜度
英鈺和Pol接手後,父母親和奶奶則退居第二線,適時給予兩人協助。店裡的鹹食和甜品製作並沒有明確的分工,而是有空的人就去做。有趣的是,第一次來訪的客人可能會驚訝於Pol流利的中文,來台十年所累積的中文程度,讓他獨自在店裡應付客人也沒問題。如果遇到講台語的客人,他也會簡單地回應對方:「聽無(thiann-bô)。」、「豆花(tāu-hue)?食飯(tsia̍h-pn̄g)?食麵(tsia̍h-mī)?」
為了照顧老客人,甜湯的口味基本上都是延續上一輩的作法。但英鈺也觀察到,這幾年興起的養生或健身風潮,讓不吃甜的人變多了,也開始注重食材來源;尤其是20歲到40歲世代的年輕人,有時還會有客人點了甜湯卻要求不要加湯,也有人得知豆花和冰淇淋是由店家手工製作,就因信任他們而買單。Pol在一旁補充:「新的客人口味不一樣,但老客人每天過來買一樣的。」順應大眾飲食口味的改變,Pol會將每種口味的冰淇淋分別製成不同甜度,像是芒果就有四種甜度可以選擇:原味、微酸、酸的或是甜的;偶爾製作的限量提拉米蘇也不會過甜,讓客人給予高度評價。在迎合客人口味的同時,其實對兩人來說是大幅增加了備料的時間,在自己還能接受的限度盡量滿足客人,是他們作為經營者的小小貼心。
Pol 在自家頂樓種植火龍果,打成汁以後製成冰淇淋。( 照片提供/富美冰菓室)
芒果牛奶冰和紅豆布丁牛奶冰是店內的夏季招牌冰品。
苦心研究,天下沒有白吃的豆花
富美冰菓室的手工綿綿冰是夏季限定,大約四月底、五月就會開賣,一直賣到十月以後休息。剉冰、豆花和甜湯則是全年無休,鹹食也是一年四季都供應。儘管冬季減少了販售的品項,店裡依然不得閒,正餐時段忙著準備鹹食;冬至也有一波生意,必須多備一些湯圓、QQ和芋圓等材料。夏季更是從早忙到晚,酷暑難耐,有些人甚至買完早餐就順道來帶一碗冰回去。
傳統豆花富含豆香,搭配其他配料吃起來十分滿足。
除了受歡迎的冰品,豆花也是許多人飯後解饞的最佳選擇。「富美」有供應傳統豆花和活水豆花,前者是以黃豆製成,口感滑嫩像豆腐一樣,吃得出豆子的香氣;後者吃起來類似布丁,不同於傳統豆花,活水豆花遇到高溫會融成液體,因此只能做冰的。提到傳統豆花的製法,要先將黃豆浸泡一天,泡軟發脹之後以調理機攪打成汁,再手工過濾擠出豆漿,煮沸後加上石膏使其凝固即可。活水豆花則是用牛奶、海藻粉加上煮沸的熱水,拌勻後再視情況加入巧克力粉等調味料,冷卻後就會定形了。
活水豆花的口感接近布丁,滑嫩又有彈性。
活水豆花能夠做出口碑,英鈺的爸爸也很滿意,不愧當時花費了不少時間研究活水三色豆花的配方。英鈺笑說:「小時候看到他做完一桶,就會拿起一塊豆花摔摔看,爛掉就再重做,做到豆花有彈性為止。」這幾年英鈺的爸爸開始研究仙草,原本店內的仙草是去市場批貨,現在則是由爸爸負責煮仙草茶和嫩仙草,這樣的研究精神真是可愛又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