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月苓、王瑀、莊惠慈、楊婉琪、林育臣
攝影/董昱、謝爾庭

城隍祭

(前情提要:2015 年盛夏,見域工作室帶著熱血的實習生一起記錄了城隍祭始末。兩年過去,城隍祭依然在每年農曆七月熱鬧舉辦,本次特別整理 Vol.4  城隍廟專題,帶大家認識新竹城隍廟絕不能錯過的年度大事!圖文均記錄自 2015 年乙未城隍祭)

說到新竹,一定會提到「城隍廟」。坐落於舊城政治中心的新竹都城隍廟,不但是新竹人重要的宗教信仰中心,也與竹塹城的發展脈動緊緊相繫;不僅有傳統小吃、美食聚集,也流傳著各種傳奇歷史、共同記憶、人物軼聞的鮮猛故事。

城隍廟不僅庇佑守護著新竹人,新竹人也守護著對城隍廟的敬愛與傳承。農曆七月,不僅鬼魂們遊蕩在人間遊蕩玩耍,也是竹塹城與人們動起來,大神尪仔、陣頭軒社忙碌熱鬧,城隍廟神祇們大展身手的季節!

「乙未竹塹中元城隍祭」觀察筆記

從七月初一開鬼門,到七月三十鬼門關為止,除了神明忙碌,鬼魂遊蕩,人世間的廟方組織、信眾跟看熱鬧的芸芸眾生也有很多事要籌畫參加。這個月,神、鬼、人都各自有不同的任務跟目的要完成。

見域工作室正好位於活動隊伍必經的「北門老街」,既然機會難得,就由見域實習生們帶來第一手生猛新鮮、親身體驗的觀察筆記吧!

七月初一 子時 (暗時 11 點)

想看又怕煞─八爺開虎門

十時,夜裡的風有著盛夏氣味,白日蟲鳴皆隱於過訪車水馬龍。這一夜,舊城中心有人群聚集蠢蠢欲動,湧至有著 270 年歷史的新竹都城隍廟,準備一揭七月初一鬼門開的神秘面紗。

十點半,城隍廟門廳三川殿虎門依舊緊閉。進入一般廟宇是入龍門出虎口,但孤魂們除非農曆七月,不然僅能由龍門進入而不出。此刻,城隍廟正殿天井下安座著數日前就出龕的陰陽司公,收集著陰魂的傾訴冤屈,也等待七月初一代替城隍爺至北壇坐鎮賑孤。

此時城隍廟內外聚集了芸芸信眾,許多老新竹人忌諱鬼門開沒有來,但還是有許多民眾雀躍的擠在廟埕外,包含慕名前來的信眾,以及受城隍爺管轄的廟裡組織志工們。

十點五十,正門與龍門關閉,正殿即將舉行團拜儀式,新竹城的政商名流們齊聚在城隍爺神龕前,沿襲歷史的科儀法事循規上演,龕前供奉著開虎門的四樣法器,包括帝鐘、蛇頭法鞭、壽金與水盂,待報告完新竹城內近期事宜,道士們手拿法器吟唸經文,眾人捻香鞠躬三拜。

時近子時,敲鐘擂鼓,人潮淨空,范謝將軍從後殿一馬當先跨步走出,三川殿除虎門外皆大開,法蓮寺前的國樂班奏樂大鳴,眾人爭睹由資深道士所領作法於虎門前建立結界,七爺飄逸長袖甩盪,八爺正手舉「除暴安良」虎牌跨步至虎門前。

夜晚十一點零五分,八爺手執虎牌輕敲虎門,傳言孤魂野鬼們傾盡奔瀉而出,而牌樓通道早已淨空相迎,「照路」的黑紗燈正式點亮。農曆七月模糊了陰陽兩界,包括對陰間懷抱畏懼的人們、對陽間持有執念的孤魂們,都在此刻迎接「鬼月」的到來。

七月初一 申時 (下晡 4 點)

在陰陽司公的監督下贖罪:夯枷

夯枷是什麼意思呢?「夯」是古字,意思是將東西扛在肩膀上,「枷」則是古代犯人移監時帶的木製枷鎖,「夯枷」意味著像犯人把刑具套在脖子上。整個儀式是讓信眾套上紙枷代表自己背負著罪過,隨著出巡隊伍步行,以類似象徵古代犯人押解遊街,再由道士在陰陽司公前為其念疏文與脫枷,請求神明赦免其業障罪過,祈求平安。

而每年七月初一到十五,位階等同於城隍秘書長的陰陽司公會駐駕於北壇驛館,也就是位於北門街、鄭氏家廟前的水田福德祠,除了聽取土地公報告,也沿途聽聞蒐集民間疾苦、冤屈等,待稟告城隍。夯枷儀式也是在七月初一這天,隨陰陽司公的移駕隊伍舉行。

夯枷隊伍,出發!

這天下午,近千名事先報名的信眾來到廟裡報到,將三角形的黃色紙枷戴在脖子上,並由道士向城隍爺誦讀疏文。參與的信眾組成很多,從第一次參與的懵懂小女孩,到每年必到的虔誠老爺爺;有些全家出動、也有一人肩負多枷,無不希望能為自己與家人消災解厄、祈福平安。

四點左右,隊伍浩浩蕩蕩出發了。打頭陣的是哨角、鼓陣,上千名的戴枷信眾跟隨其後,接著是北管樂隊、隨巡的謝將軍與范將軍,隨後是道士、八音,最後由陰陽司公的神轎壓軸。
隊伍由城隍廟出發後,沿著東門街往東門城圓環方向前進,繞行圓環、中正路,來到北門街鄭氏家廟對面的北壇,也就是陰陽司公將坐鎮駐駕半個月的所在。

熱鬧的北管樂音,喧雜的鑼鼓鞭炮,虔誠的人群隊伍走著,在交通管制下一路通行無阻,路旁的民眾與店家亦都興奮歡喜地出門迎接。
「來,你去把那七爺的頭髮撿起來!」媽媽跟還沒上小學的女兒說著,而女孩也穿梭在行進的隊伍中,認真地蒐集從七爺八爺神偶身上掉落的彩色紙條。「我現在有黃色和紅色的了!」一個和藹的婆婆靠近說道「這可以祈福的喔,拿到越多顏色越好,能保平安!」身邊三個剛放學,還揹著書包穿著制服的高中生經過隊伍,看到紛紛飄落的色紙條,也興奮地加入拾取的行列。

(串起城隍祭活動的熟悉身影:七爺、八爺)

信仰,不分你我

「咦,你是第一次參加嗎?背了這麼多個枷,是幫家人報的嗎?」在隊伍中,能開啟許多比平常更難得的對話機會,即使是稍嫌突兀的問句,仍能得到熱情的回覆,甚至開始天南地北發表對於宗教、家庭、社會、人生的不同想法。
當然,還有更多關於城隍廟活動的介紹邀約:「過幾天有那個暗夜查訪,你再來報名參加啦!會拿火把夜巡喔!」一年一度的中元祭典,在信仰面前,串起了人們之間更簡單更真誠的交流互動。

隊伍中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那一群紫色衣服的北管樂隊,是每當盛大廟會或相關活動舉行時都不會缺席的竹塹北管藝術團。
仔細一看,團裡有兩個小小的身影,都是國小學生!他們因為自己興趣與家人的支持,從兩三年前就開始學習嗩吶、鼓樂等,學成後跟著團裡每一次的活動演奏,講起北管與祭典時,眼中閃爍著靦腆但無比自信的光采。

來到北壇的信眾們排著隊,輪流讓道士一一為其稟告疏文並進行「脫枷」。漫長等待考驗著眾人的耐性,但空氣中瀰漫著難得節慶的氣氛,加上志工們熱情奉上炒米粉、仙草冰等,人們都被這高昂的情緒所感染。輪到自己脫枷時,信眾眼裡盡是緊張與興奮,跟著道士口中的念念有詞合掌、點頭,最後道謝離開。
一個接著一個,脫下的紙枷厚厚一疊堆在地上,等待最後的統一火化。看著那積累的紙枷,雖然是眾人的「原罪」,但也乘載著滿滿的虔誠信仰,以及對生命平安的想望。等到全部的人脫枷結束,陰陽司公正式安神駐駕後,隊伍再由北門街一路熱鬧巡行回到城隍廟,順利地為這次的夯枷儀式畫下句點。

七月十三 酉時 (下晡 6 點)

繞境前的夜間巡查:查夜

這天是城隍爺二公子查夜暗訪的日子,天空下著綿綿細雨,卻澆不熄大夥的熱情。

「查夜暗訪」的活動是在民國 93 年開始恢復,由城隍爺大公子、二公子輪值,與謝將軍、范將軍一同出巡。隊伍出發前必須先向城隍爺領旨,先在晚上訪查七月十五城隍爺的遶境路線,也通知路上的孤魂野鬼們,隊伍回來後再城隍爺繳旨。
而活動中由信徒組成護衛的火把隊,火把採用竹子以傳統方式製作,用煤油點燃,獨具特別的意義與禮俗。

今年(2015)中元城隍祭與文化局合作擴大舉行,邀請三立電視台「愛台客」一同參與,下午三點即湧入人潮,只要擲出聖筊的人就可以參與畫臉譜和拿火把的活動。
六點開始,二公子與護衛隊展開查夜暗訪,從城隍廟、經由關帝廟到市區圓環、沿途經過新竹後火車站夜市、竹蓮寺、天公壇,走經國路、中正路到北門街上的鄭氏家廟與長和宮,最後回到城隍廟結束將近四個小時的路程。

誰來參加?

「你怎麼會想來參加查夜暗訪這個活動阿?」「我近兩三年開始參加,每年都來。前幾年有拿火把,但拿火把太制式化了不好玩,之後都會來跟,走一趟還可以運動!」「城隍爺是新竹信仰的中心,從小就看著城隍爺當然要來,我不只參加新竹的城隍祭,還會下南部參加呢!」目前退休自己開店的鄭大哥,熱情的回答。

隊伍的參與者來自各行各業,包括有特地向公司請假的人,也有從小就看著城隍爺繞境,一直以為參加中元活動的都是廟方人士,但這次親自參與卻發現不是如此的人。
還有一位十七歲的高中生,從五歲開始接觸打擊樂,十三歲進入新竹青少年國樂團,從小看城隍爺遶境,因此對宗教祭典與國樂產生極大興趣,甚至能侃侃而談對繞境的看法,地域不同造成各樂器與曲風的差異性等。

一位出生陣頭世家的十六歲小弟,從小跟著父親到廟裡跳陣頭,向我們說明陣頭的舞步非常多樣化,包含七星步、直步等等,文官與武官外出所使用的轎子也有差別,文官使用的轎子上頭有篷子,又稱之為「篷篷帳」,武官則無。
也提到跳陣頭、參與廟方活動的大多是義工性質,基本上是不支薪的,就算支薪也不足以生活,因此跳陣頭的大家都有一份能養活自己的工作,「畢竟還是要能生存阿!」

聚集了多少人心靈的寄託,更道盡來自不同職業、不同社會位置的人參與的原故是。「查夜」查的不只是城隍爺繞境的路線,更是一路上對信仰的堅持。

七月十五 未時 (中晝 1 點)

一年一度竹塹城大事:繞境

中午,窄小的廟埕已人滿為患。城隍廟側邊的觀音殿法蓮寺外,台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以及城隍廟北管樂團已經就位了,而我正在法蓮寺內排隊等兌換「平安禮」。
新竹市政府分發給每一位參加城隍廟活動的人一本旅遊小冊,鼓勵大家多參與城隍廟活動、參拜新竹市區廟宇來集點兌換平安禮。人群中穿梭著許多穿著制服的三立電視台人員,他們今年和城隍廟合作轉播、報導這場盛事,另外名為「風山漸」的廟會攝影團也和三立合作,拎著大砲在第一線攝影。

城隍爺繞境出巡,出發!

人群緩慢前進的同時,起駕時分也來到。響炮鳴放、司儀高聲宣報,在哨角隊與北管軒社的齊聲吹奏、廟內鐘鼓齊鳴之中,政治人物在眾聲喧嘩中扶轎由東轅門出廟,聖駕前頭是灑掃隊拿著掃把開路、「六將爺會」的六位神將,以及掛著「哮鬼仔殼」的小朋友們鳴著鑼。

隊伍行進到新竹美術館前稍作停留,因為前方路上都是陣頭。「奉旨遶境賑孤」不僅有來自新竹各地的宮廟軒社前來「贊境」,還包括全台各地城隍,以及奉新竹城隍廟為祖廟的各分靈廟參噢。雖然表定十點結束,但也聽到有六將爺會的人說,這麼長的隊伍可能得熱鬧到半暝才能結束!

我和看熱鬧的民眾聚集到竹蓮寺,隨著隊伍行進,依序轉移到「陰陽司公」駐駕的北壇驛館、長和宮以及城隍廟前的龍鯉廣場,這些是遶境隊伍必經之處。沿路各種陣頭表演,軒社的鑼鼓、嗩吶聲不絕於耳,隨著鼓點的節奏,神轎、神將、藝陣踩著步伐走到廟埕參禮、拜廟。
各路神將中有三太子、新竹別具特色的六將(大爺、二爺、枷爺、鎖爺、牛頭、馬面)、千里眼、順風耳……等等。二爺與三太子的神偶個頭較小,身段、步伐複雜多樣,其他神偶則身形巨大,走路時雙臂揮舞、威風凜凜,神將們在向廟內神明參禮致敬時,各自展露不同的風格。
後頭則由轎班抬著神轎,走步伐行三進三退大禮,受禮的廟方人員則在廟埕上燒金紙,秉香向神轎聖駕回禮。

(從外縣市來贊境的友廟與陣頭)

鄭氏家廟內貢燕儀式

在路程中,特別停留在鄭氏家廟舉行「貢燕」儀式。鄭家歷史上最有名的是清代開台進士鄭用錫,也與城隍廟有深厚關係,廟內著名的「理陰贊陽」匾額便出自他的手筆,其宅第家廟就坐落在北壇旁。
唯獨鄭氏家廟,城隍爺會特別入內停駕,接受鄭氏後人貢上燕窩。貢燕人將一碗燕窩端到城隍爺面前,舀起燕窩遞到神像口邊,象徵供養城隍爺,如此三次後再取淨布在神像口邊作出擦拭動作,象徵為城隍爺拭淨口部。

貢燕儀式結束後,隊伍行經外媽祖長和宮,沿著北門街等待入廟。人潮回湧城隍廟周圍,包括點燃長串鞭炮的震撼與濃烈煙硝味、信眾爭相排隊「稜轎腳」祈求保佑等,繞境進入最後一波慶典高潮。最後,在城隍爺回駕安座、進香團拜後,今年新竹城內的「奉旨遶境賑孤」圓滿結束。

城隍祭相關小知識

 1. 鬼月、普渡、中元節

關於鬼月由來與影響地區的說法眾多,主要都從「鬼節」開始談起:有的考察佛教盂蘭盆節,因為釋迦摩尼佛的第一大弟子目犍連眼見母親墮入餓鬼道受苦,向尊師佛陀尋求解法,故在七月十五盂蘭盆節布施餓鬼與迴向功德;而道教的三元盛會中,中元為地官生日,用以赦免亡魂的罪。
在儒釋道三教相互影響之下,逐漸形成各種形象鮮明、在特定時節為無名鬼魂舉辦的集體祭祀活動。而臺灣早期移民社會大量械鬥、抗爭對立造成的無數死傷,不僅形成今日許多「有應公」、「大眾爺」、「義民廟」等無主祭祠,也成為許多地方普渡、賑孤活動的一大重點。

儘管從為期幾天的祭祀活動,到整個農曆七月變成「鬼月」之間的關聯或歷史流變,至今仍然眾說紛紜,但可以確定的是,這些信仰、習俗不僅見證地方人民為了安撫孤魂、化解人群仇恨、或慈善積德的努力,也是先民向著不可知世界所展露的敬畏與謙卑。

2. 「夯枷」的相關歷史

根據城隍廟總幹事鄭耕亞先生的說明,夯枷的意義是因為人有原罪,日子不順可能是因為上輩子、上上輩子帶罪到現在沒有還清,要向城隍爺承認自己有罪,所以才戴枷鎖。

而新竹都城隍廟的「夯枷」由來,必須從 1851年 左右說起。當時鄭家擴建北郭園,在今天北大教堂處挖到一些遺骸,推測可能是以前械鬥傷亡掩埋於此。鄭家直接上奏請福州代轉到禮部,在咸豐三年(1853 年)得到禮部批准開始進行「奉旨賑孤」。當時賑孤是請城隍爺到北壇坐鎮為期 15 天,以前在 15 天期間內,信眾都可以進行夯枷。第一年舉辦時,鄭家商號負擔所有的支出,第二年則鼓勵大家參加「夯枷」來分攤部分賑孤支出。1856 年時因為城隍爺 開始要繞境,所以改成陰陽司公代替監督。

3. 看熱鬧,也曉門道!六將爺的特色與裝備

六將爺,乃是城隍部下六牌。謝將軍(七爺、大爺)負責瞄準追緝對象,手持跟城隍爺請令的火簽及收鬼的羽扇;范將軍(八爺、二爺)負責追捕,配備有可以鎮捉厲鬼的虎牌,以及栓住對象的鍊子。金將軍(枷將軍)、銀將軍(鎖將軍)負責上手銬。
牛將軍力氣大,讓對象無法動彈;馬將軍跑得快,負責押到地獄的階段。六將爺各司其職,強悍的團隊陣容讓追緝目標無所遁形。

總幹事也說,以前分成三種枷,包含紙枷、木枷還有刀枷。怕有血光之災的人,可能會選擇刀枷,用鐵片做的綁成三角形;木枷是木頭的,可以一直回收再用;而紙枷則必須在儀式後當場燒掉。
 

參考資料:
黃蘭翔,1998,〈清代台灣新竹城城牆之興築〉,《竹塹文獻》,第六期,p. 6-31
江怡葳,『新竹市城隍信仰與六將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 2011 )。
三立電視台「愛台客」20140816 寶島神很大 第 14 集「新竹都城隍廟開虎門」

更多鬼月小知識,都在《貢丸湯》Vol.4「新竹什麼鬼地方!?」

● 去哪買?​
【紙本版】
實體刊物已絕版,歡迎購買電子雜誌永久收藏。

【電子版】​
Readmoo 讀墨電子書:https://bit.ly/3rmL2KW
Taaze 讀冊電子書:https://bit.ly/3rucAOg
Hami書城:https://bit.ly/3O8zbZ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