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居住」對大多數人而言絕對是一件大事:它佔了生活收入的一大半,更決定了生活的範圍、認識城市的方式,甚至會影響交際生活的對象。從1980年代開始,人口不多的新竹小城,遇上了「台灣矽谷」新竹科學園區,居住在新竹,從此開啟全新的故事。
科學園區從不只是一座工業園區,而是串連起產業鏈和周邊區域的產業聚落。1970年代末,因應中美斷交和產業轉型,政府決定徵收金山面土地設立新竹科學園區發展高科技工業。就這樣,一度號稱「台灣矽谷」的竹科聚落興起。這座高科技聚落彷彿在因緣際會下,沿著光復路這條跑道在新竹降落,化身台灣的科技重鎮。
根據園區管理局2015年的統計,光是在園區工作的人口就高達15萬人,而這甚至還不算上他們的家人,以及圍繞在園區周遭的相關產業的人數。新竹市的設籍人口約為43萬人,然而根據行政院主計處101年的調查,新竹市的實際居住人口是50萬人,相差約7萬人,遠遠大於設籍人口。換言之,因為竹科的出現,新竹有將近五分之一的人,雖然來自外縣市,卻開始在新竹工作、生活、定居。在竹科工作機會的吸引下,不同世代的工作人口從台灣各地而來,甚至有遠渡重洋而來的外商,他們的生活軌跡環繞著園區週邊移動。
不禁讓人好奇,在園區工作的人們如何選擇落腳新竹的所在?而竹科設立的二十幾年來,一代接著一代來到新竹的竹科人們,又有什麼差異呢?這次的專題希望回答這些問題,和讀者們追隨這些「外來人口」漸漸在新竹落地生根的生命軌跡,從中描繪出一段新竹的發展故事。
在竹科設立的1980年代之初,許多竹科第一代的工程師、員工都從工研院出身。而最初工研院的員工們,大部分住在光明新村裡的單身宿舍,也有不少人住到清交附近的國宅,其中像是清大對面的孟竹國宅也是當時人們的選項之一。孟竹國宅是新竹第一個,也是唯一個預鑄式工法建成的國宅,先天不良容易漏水,讓後來的房東們得費不少心思修繕,不過因為地點好,成了當時許多人買的第一間房。
1986年前後,幾乎是園區發展最快速,產業環境最好的時期,各家公司股票接連上市,再加上員工分紅制度,造就了不少「科技新貴」。彼時工程師要買透天的話,科園社區是熱門選項之一。科園社區即是園區一期徵收完成之後,政府配還給地主的安置區。當時有些地主拋售他們的土地,而工程師們承接後自行興建透天厝來住。在採訪過程中,受訪人也表示1987年左右,第一代台積電的工程師們,在發達之前許多人也曾住過科園社區。不過後來收入更好,就會轉移到青草湖的別墅區。因此類似今日的金山街,20年前,這些搬離科園社區的工程師們,就將透天厝隔成許多間的小套房,給年輕的工程師們租屋。
隨著竹科快速擴張,1988年到90年代間,有些機構的福利委員會開始主導「安居計畫」,讓員工集資購買山坡地進行整地,興建住宅。這樣的開發案以寶山、香山和竹東一帶最多,比如台積電的晶園社區,華邦電的新竹山莊,聯電的聯華電子安居社區等等。會有如此的模式出現,除了園區對於居住的高度需求以外,當時很多公司也嚮往著矽谷式的居住環境,住在獨棟獨院的西式別墅,鄰居都是老同事的美好生活。然而這些住宅的出現都不算順遂,胎死腹中的大有人在,即使是上述提到的幾個社區,也是蓋蓋停停十幾年的才好不容易入住。
雖然竹科人們找到了安身之所,但卻帶給山坡地龐大的開發壓力,也對當地原有的生態與生活品質造成了不小的衝擊。此外,因為住宅需求也使地價水漲船高,連帶影響到了園區三期徵收進程。
新竹縣市分家之後,縣政府於1988年搬遷竹北,使周遭開始發展,也吸引了大量人口到竹北居住,這個現象使得1993年的「新竹科學城發展計畫」將優質的都會住宅區做為重點目標之一,企圖成為「提供田園生活式的居住及產業活動,並改善生活環境品質以吸引科技人員居住」的地區。至此,許多建商進入竹北,在1995年開始有大量的集合住宅的建案出現在竹北生活圈當中。大約可以將1997年視作竹科人搬至竹北的分水嶺。
現在走在竹北的路上,很容易發現有別於新竹市的地景。為服務汽車而出現的寬廣道路,支持消費生活的各種餐廳、精品店等等。而竹北的都市發展也就是在試圖滿足外溢的居住與消費需求的條件下形成,不僅成為竹科員工的住宿區、也帶動當地的教育資源,提高相關的公共設施品質。
2000年以後,金山街出現了套房市場,成為如今許多年輕工程師剛來到新竹工作,都會選擇的居住區。這樣的套房聚落會出現,其實跟前述提到的園區三期徵收脫離不了關係,因為金山街即是園區三期徵收的安遷住宅區,土地配還給地主,有些人選擇自己蓋來住,有些人則改建出租。因此可以發現金山12到17街一帶,有著較為高檔的住宅,而其他區域則蓋起了套房,出租給甫到新竹的年輕工程師們居住。
就租房而言,金山街的投資報酬率非常高,甚至有專門的仲介公司幫忙代管。主要是因為園區三期是面板、半導體相關廠房,需要非常多的員工。而年資較輕的工程師的工時非常長,需要與廠房非常近的居住地,金山街便成了首選。但這樣的背景卻產生許多問題:金山面原有農村地景與地方紋理,被園區三期的規劃橫向切開。而日前沸沸揚揚的金山街違建,則是因為此地的建管權限屬竹科管理局管轄,但管理局並未積極限制,導致在高度的居住需求下違建橫生。
關埔特區是很晚近才通過的都市計畫,市政府2007年才發布實施。關埔特區分為關長與光埔兩個重劃區。關埔特區開啟了一個新的開發模式:取得以整塊科專用地(科學園區專用地)大規模開發。也就是說,地目不是住宅,是科專用地,因此簽約的平面圖都是商辦大樓,裏頭有辦公室,茶水間。但這樣的住宅相對便宜,且建商在銷售建案的時候也會告知,對園區的首購族而言是可考慮的選項。此外因為經濟的衰退,也出現許多讓首購族有能力負擔的小坪數、兩房一廳的住宅。
關埔特區的地景有別於新竹東區的其他地方,很多人會覺得「很像竹北」:新穎的住宅區、整齊乾淨的街道,圍繞著關新公園,有Costco、美食餐廳、特色商店等消費空間,未來也將出現電影影城。短短10年之間,這裡從農村轉變成支持園區生活的次生活圈。關於關埔特區的特色店家,可以詳見貢丸湯第三期的《關埔特區》專題!
從外地來到新竹讀書、租屋、工作、成家、買房,漸漸與新竹密不可分。每位「竹科人」都有著各自的故事,匯聚在一起,便構成一段城市變遷的歷程。如果我們跟隨交通網絡的脈動,在地圖上標注出不同世代「竹科人」的落腳處,將看出聚落如何開枝散葉,擴散到了市區周邊,甚至跨過了頭前溪。例如荷蘭村或景觀大道旁的各個社區,雖然直線距離與園區相差甚遠,但因為鄰近中山高速公路與景觀大道,交通便利,也成了大家會選擇買屋居住的選項之一。園區大量工作人口帶來的社會與消費需求,徹底改變了新竹市的空間樣貌,而人們定居地的轉變,不過折射出了這段新竹變臉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