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走進山裡,看見自己
人們為什麼走進山?或許有千百種答案,但細探最終的目的,多數並非執著於登頂,而是在過程中的種種發現,與自身的成長。
1897年6月28日,也就是寫作這一篇封面故事的123年前,臺灣最高峰被命名為「新高山」。日本政府開始治理臺灣後,為了解領土內各式資源,進行了山岳高度測量、土地調查、人口與舊慣風俗調查等活動,在調查中發現這座臺灣最高峰比日本聖山富士山還要高,因此明治天皇將玉山命名為「新高山」。隨著八通關越嶺道路與各項公共建設逐漸完備,臺灣在1920年代興起了登山熱,校歌裡提及新高山、國語課本有〈新高山〉一文、甚至有小學生登上玉山山頂。在一百年後的今天回望這段故事,饒富興味。
走進山、了解山,我們腳下土地的種種歷史也呼之欲出。這一刊我們從「禁山令」開始,談為什麼封山?現下的我們又該如何親近山?接著,訪談獵人學校與來回穿梭稜線上的高山協作,了解怎麼與山和平共處、如何在山上討生活。當然,山的神祕莫測,也帶來了種種傳說,我們用輕鬆有趣的方式,讓大家重新思考該如何敬山與近山。每一期都不能錯過的〈路上觀察學〉、〈歷史任意門〉與〈美食特搜隊〉主題,也都透過見域工作室的眼睛,圍繞著「山」,聚焦說出在新竹生活,與山林的關係。
在後疫情時代,賣場、百貨公司的消費者少了,走進山裡的人多了起來。在歷史長河中,也不乏因躲避疫情、亂世而走進山林的人物,譬如竹林七賢與桃花源記中的村民。然而與他們不同的是,上山之後我們總得下山,去面對現世裡雜亂、未知的種種挑戰。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要回答的習題,跟著這一刊《貢丸湯》一起走進山裡、回望過去,或許我們能同理、共感,從也曾走進山的歷史人物身上得到一點點的共鳴、從總是能與山和平共處的部落獵人裡汲取一點點智慧,這樣就已經很足夠了。
【編輯室筆記】走進山,見自己,見天地
張愛玲在《流言》裡這樣說:「像我們這樣生長在都市文化中的人,總是先看見海的圖畫,後看見海;先讀到愛情小說,後知道愛;我們對於生活的體驗往往是第二輪的。」成長於上海與香港這樣深受海港影響的城市,張愛玲仍有著無法親近「真正的海」的遺憾,然而,生長在高山密度全球最高的台灣,我們親近山嗎?
在後疫情時代,我試著走進山,攀登的首座山丘便是新竹縣的「五指山」。過去從未細看它的姿態,攀登後才發現此「五指」是握拳狀而非手指併攏的形狀。屹立於竹東、北埔、五峰三個鄉鎮之間的五指山,過去是淡水廳八景之一,遠看有人說像筆架,在我看來,倒是很像上天做了一個「Bro Fist」的手勢,向大新竹地區打招呼呢!
山是上天給新竹最珍貴的禮物,也像是守護新竹的一雙大手。人人說新竹是「風」城,似乎忘了山脈也提供了這片土地豐厚的養份。在氣象方面,絕大部份的新竹地區幸運地有著中央山脈山系與雪山山脈山系的屏障,在幾次颱風侵襲時,因高山破壞颱風結構,減少了許多生命財產的損失。眾多新竹人也有「颱風來襲時,風力竟比九降風還小」的奇妙印象,這都得感謝聳立於新竹縣市邊陲的高山峻嶺,像是一副厚實的肩膀默默地守護這塊土地。
在經濟層面,山脈帶來的林業、礦業也曾為新竹帶來豐厚利潤。1926年,日本政府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營林所之下設立新竹出張所,瞄準了新竹地區豐厚的山林資源,這是新竹區域林業發展的濫觴。日本戰敗後,中華民國政府接收相關事業,在1947年成立竹東林場,是全台八大林場之一,也迎來民國四零至六零年代的林業發展黃金年代。當時,竹東鎮有30多家製材廠,週邊更有卡車運輸、鈑金、汽車修理、集材機維修與酒家等相關產業。作為到尖石山區伐木、採礦前後補給、休憩的內灣,當年娛樂事業興盛,入夜後燈火通明,有「小上海」之稱。除了林業與礦業之外,依山而起的樟腦製作、製茶、果樹相關產業,也對新竹地區的經濟發展功不可沒。即使在八零年代後,左右新竹地區經濟的輸出品轉為科技園區中的「晶圓」,但它也需要大量的水資源來清洗,可不是和自然毫無關係呢!
在心理層面,巍峨的大霸尖山自古以來就是泰雅族人的聖山。天氣晴朗的日子,新竹市光復路、東大路沿線,往東南方望也總能看到大霸尖山的身影,冬季更能看見山頂白雪皚皚的樣子。離我們這麼近的一座大山,也像是個充滿智慧的長者,笑吟吟地看著我們。山給了我們這麼多,我們又能從它身上學到些什麼、回饋些什麼給這塊土地呢?於我而言,走進山,能窺見自己的渺小;了解山,可以知道環境與文化的環環相扣,單憑一本雜誌絕對是說不完的啊。好天氣的日子,身體力行去感受吧!
⛰ 精采內頁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