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文/李佳蓓、邱渝庭、陳品彣
攝影/邱渝庭、陳品彣
2021年成立於新竹香山的「孢子蒝工作室」,在香山扎根三年,從文化、設計、環境三個面相切入,深入瞭解香山在地的產業與議題,透過不同形式的行動,重新凝聚屬於香山的地方認同感。
❝ 工作室名為「孢子蒝」,其「孢子」指的是自然界中脫離親本後能夠獨立生長的最小個體,象徵我們在二十五歲那年返鄉創業,希望為地方注入不同的力量,而「蒝」是植物欣欣向榮生長的動詞,期許我們為社區造成的正向擾動,影響力能不斷地擴散。 ❞
孢子蒝團隊帶著課程學員們走讀香山,艷陽下一邊走著,一邊觀察香山街道風貌。
工作室夥伴楊雨珊、石乃文、王鴻鈞皆畢業於東海大學景觀設計學系,剛畢業的他們進入到了景觀設計相關的公司工作,當時就必須面對案子上各種不合理的要求,高工時、過勞的環境,讓公司流動率高,他們則必續扛下更多責任與壓力。
厭倦了景觀設計工作職場的勞累,希望找回對自己生活的掌控權:「不希望自己到了30歲,還在過這種沒有下班、沒有自己時間的生活。」而後有了創業的想法,他們說道:「反正我們還年輕,有本錢失敗。」於是在只有家裡免費老屋空間、沒太多預備存款,甚至對香山毫無頭緒的狀況下,雨珊就帶著乃文一同回到了香山,而後再邀請鴻鈞加入團隊。
回到香山的雨珊、選擇移居香山的乃文及鴻鈞,看到他們的互動與臉上不斷浮現的笑容,很難想像幾年前的他們面臨著職場及生活之間的失序與混亂。而日子走著走著,就來到了孢子蒝的第三年。
雨珊(左一)帶領著社區導覽的畫面,乃文(左二)與鴻鈞(右一)有默契地協助著活動進行。
說到這三年之初,看似毫無準備的雨珊與乃文,卻在第一年投案參與客庄地方創生移居計畫時,順利獲得了第一筆創業基金,是當時新竹市唯一獲得客委會補助的團隊。接著他們也開始了許多有趣的行動:舉辦工作坊、商品設計、尋找合作店家、藝術教育、編輯雜誌等,忍不住好奇,他們是如何在短短幾年間,在香山落地,找到自己的步調並且發揮彼此所長,讓工作室在地方生根蔓延呢?
孢子蒝工作室每季出刊的地方刊物:《手工孢子》,用他們獨有的方式記載著地方的大小事(甚至連團隊夥伴的生日都記在了裡頭!)。
首先,他們談到,景觀設計的背景對他們回到地方是很重要的工具,過去學習到的策略,讓他們知道如何拆解屬於地方的密碼。景觀規劃不僅是從單一建築思考,而是需要包含周圍的歷史脈絡、環境結構,甚至是未來面臨的問題,再用設計的手法去回應、解決問題。
例如,他們會藉由平時與家人、香山居民互動的過程,加上三人回到香山後親身的生活經驗,逐漸累積對香山的認識,發現香山擁有海洋生態資源、丘陵間的農牧業、也有很多傳統工藝產業。只是在城鄉發展間,仍然有人口外流、高齡化、產業沒落、地方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所以他們結合景觀設計的專業,從田野調查、基地分析著手,再將彙整成的資料與企劃方向,向外溝通推廣,並跨領域媒合資源,提出香山B+行動計畫、盛夏情緣新竹物產展、香山農村宴、在地走讀、刊物編輯、在地品牌建立與商品設計、藝術教育課程等多元的行動,推廣與帶動香山的能量。
「大學時學『規劃』這部分的課程時真的非常痛苦,但後來工作時才發現,過去那些訓練,真是太有用了!」回憶大學時的痛苦三人臉上都面有難色,但此刻的他們,有著過來人慶幸與理解的微笑。「景觀設計」的專業養成,讓孢子蒝能從規劃與設計的角度,提出轉化地方社區發展的新方法,成為他們青年返鄉的優勢並且如孢子發芽般,在香山生根開花。
感情太好的三人不時開啟小視窗的聊起往事,似乎不用多提問就能互相聊出許多想法。
時而嬉鬧,時而認真的神情,是一個年輕卻扎實的團隊。
經過三年多的起起伏伏,對在香山的生活、以及對團隊的工作及氛圍有沒有哪些新的觀察與感受?鴻鈞分享到,他原本只是將這些當工作,現在卻對香山村里的方位、捷徑、地標和店家熟捻在心;乃文也說過他以前是不敢吃烏魚子的,但在認識香山漁業的過程裡,愛上了香山的烏魚子。回到香山,帶給他們的不僅僅是一個新的嘗試突破的機會,同時更是被地方療癒的過程。
雨珊則說,孢子蒝工作室具有「自由、自律、自然」三種風格,一是追求工作生活之間的自由與平衡、二是安排並落實短中長期計劃的態度、三是感受香山的風土與自然而然的工作室歷程。因著他們不斷與香山風土的互動,才從對香山陌生的狀態,到成為挖掘、加值、轉譯的地方設計者,最終在香山找到了生活的歸屬感。
雖然談到地方團隊的營運及生存仍有一定的壓力,不過,他們說過去為了生存時常會花非常多的時間在工作上,到今年已經不會這樣了。他們重新審視團隊的目標與想望,也回想當初的初衷是為了生活與工作的平衡,於是團隊一起調整步伐,做真正想做的事,同時調配工時,讓團隊能真的朝著理想的生活前進。
關於對未來的期待,孢子蒝的夥伴們給了與一般地方團隊不太一樣的回答,他們說:「也不一定會一直都在香山,或許再做一陣子,我們也可能會去其他地方,有了這些認識地方的方法,未來想去哪都可以,沒有一定要在哪裡。」
三人歡樂的看著自己過去的作品,有時互相取笑對方的文筆,有時對過去的自己的企劃相當滿意,完成的每一個作品都是他們的寶貝吧!
雨珊認為「孢子蒝也不會只做地方創生,而是在完成當下可做、想做的事情,過去的方式是一種嘗試,更多是希望感覺土地的故事。」透過堅持目標,回應許多質疑與過度期待,並且「在舒服的狀態下,做我們想做的事情。」
不同於一般返鄉地方創生的想像,他們皆表示不喜歡被這樣的詞彙定義,孢子蒝更像是來到一個地方,在追求自己對生活想望的同時,用自己的專長和社區一起成長。或許我們可以一起期待著,未來孢子蒝在臺灣各地散播開來。
––––––––––
本文為 112 年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學習性青聚點在地課程學員之編採成果。